Event Curating
𝗵𝗶, 𝗩 —— 男同志與愛滋的那些年 熱線愛滋 𝟮𝟬 特展
hi, V—Those Years of Gay Men and HIV: 20th Anniversary Special Exhibition by the Tongzhi Hotline HIV Working Group
Date 2025.02
Place 剝皮寮歷史街區 37、39 號
男同志愛滋議題一直受到許多關注,2025 年適逢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成立 20 週年,本展將邀請大家透過故事、影像與體驗,認識 1990 年以來台灣愛滋汙名化對男同志社群的影響,而熱線愛滋小組又是如何透過 20 年來的行動,逐漸突破偏見、推動台灣性健康與平權的進步。
Hi, V 是什麼?
Hi = 輕聲、親切的問候
V = Virus,各種病毒,可能是愛滋病毒
V = Various People,各式各樣的人,可能是你的親友、可能是感染者
Hi, V 是一個跨越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邀請 —— 邀請大家一同認識愛滋病毒,以及愛滋所影響的社群與生命連結。
你將看見汙名在男同志及感染者生命中留下的痕跡;也會看見愛滋小組如何用創意且正向的方式談「性 」,以及熱線投入挑戰汙名的各種倡議與行動。透過展覽、互動與講座,一同認識愛滋病毒及其關係人的故事,重新思考病毒之外的生命連結。
讓我們用輕聲的「 Hi 」作為開端,開始這趟旅程吧!
展期|𝟮𝟬𝟮𝟱/𝟬𝟮/𝟮𝟬(四)- 𝟮𝟬𝟮𝟱/𝟬𝟯/𝟬𝟮(日) 𝟭𝟬:𝟬𝟬 - 𝟭𝟳:𝟯𝟬
地點|剝皮寮歷史街區 37、39 號(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 173 巷)
Feb, 2025
at 剝皮寮歷史街區 37、39 號
【 什麼是愛滋汙名? 】
想像一下,如果親友感染肺炎、B型肝炎,我們會擔心、同情,並為患者祈福,但如果是感染了 HIV 呢?
許多人的反應可能是恐懼、羞愧、鄙視,甚至質疑對方私生活很亂、不想與之為伍。
面對愛滋所展現的獨有的排斥、歧視......等負面感受,正是所謂的「汙名」。
讓我們看看對於愛滋的汙名有哪些?而這些污名又是如何影響男同志的自我認同、家庭關係。
【 當愛滋成為日常 】
每一位公開出櫃感染者、以及他們的伴侶親友,在堅強勇敢的背後,都有段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。
在這個區塊中,你或許會在平板畫面中看到熟悉的名字,或引發好奇的關鍵字,歡迎挑選其中一個平板、戴上耳機,找尋並點選他的名字,隨意找個放鬆的位置,聽聽他們的故事!
【 當關心成為行動 】
關心不僅是一份態度,更是一份行動;我們透過愛滋小組義工的訪談、歷年的工作介紹,以及多方合作的努力軌跡,看見如何將關懷轉化為實際行動,共同創造更友善的社會。
客戶|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
展覽設計|橙良創意 QK Studio
主視覺設計|童園婷
展場設計|恩諾
文字編輯|吳亭諺
展場攝影|梁宇翰
熱線愛滋小組執行團隊|
Denny、Nick、QQ、Winter、子勤、小B、小棒、小學、小龍、杜思誠(小杜)、柔伊、修、珮瑜、索索、國誌、許家瑋(KID)、喀飛、舜茗、誠誠、錡錡
《那些年的愛滋大小事》影片製作|
導演、剪接 郭昕盈
攝影 阮翔雯
髮妝 Viva
感謝名單|
Tong、女神下午茶、小乖、林鈺豐(Erick)、阿波、阿寧、阿福、美嬴、陳蛋蛋、瑪麗莎、羅一鈞
Freddy、阿粉、阿嘎、達克
台灣關愛基金會、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、Sky Chris、小元、王菓雄、艾斯、風木、馬桶、藍
Gsland、Teacher Shen 沈老師、Rainbowholic藍寶好力克、女同志週記、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、左膠大叔、甲板日誌、笨瓜秀pourquoi show、童話裡都是騙人的、貴圈真亂、隔壁住了誰高瑞麟、熊熊猴猴俱樂部、潤男的Room、續享生活孫佳玲、露德知音
華安、GSK、Gilead 等單位部分捐助。
宣傳協力|Hornet